手抖就是帕金森?这些症状,千万不要忽视
帕金森病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
我国60岁以上人群
患病率为1.7%
预计到2030年
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
将达到500万
几乎占到全球患病人数的一半
发病机制
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,线粒体功能障碍、氧化应激、谷氨酸的毒性作用、免疫炎性机制、细胞凋亡学说、转运体失调学说、遗传因素等可能为其潜在发病机制。
帕金森病的症状
帕金森病可累积身体多部位,会出现不同的症状,其症状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。
运动症状主要包括:
运动迟缓:动作速度缓慢和幅度减小、书写字迹弯弯曲曲,越写越小呈“写字过小征”;系鞋带、解纽扣、持筷夹物等精细动作不能顺利进行等。
静止性震颤:多从一侧上肢的远端(手指)开始,常为规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动作,呈“搓丸样动作”,逐渐发展到同侧下肢与对侧上、下肢体,呈N字形进展,震颤频率为4~6 Hz。
肌强直:关节做被动运动时,有均匀的阻力,呈“铅管样强直”。
姿势平衡障碍:以小步伐(小碎步)向前冲去,越走越快,不能及时转弯或停步,称为“慌张步态”。
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:
自主神经功能障碍:顽固性便秘;尿频、排尿不畅、尿失禁;头面部皮脂分泌增多;体位性低血压。
看谁都烦
精神障碍:近半数患者患有抑郁,常伴有焦虑、淡漠、疲劳。
睡眠障碍:有失眠、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、白天过度嗜睡、不宁腿综合征、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。
感觉障碍:80%~90%的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嗅觉减退。
如何治疗帕金森病
药物治疗
可使用复方左旋多巴、金刚烷胺、苯海索多、多巴胺受体(DR)激动剂、恩他卡朋、雷沙吉兰等药物。
运动并发症的治疗
运动并发症(症状波动和异动症)是帕金森病中晚期常见的症状,调整药物种类、剂量及服药次数可以改善症状,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术亦有疗效。
非运动症状的治疗
睡眠障碍的治疗:
快动眼睡眠障碍:发作频繁可在睡前给予氯硝西泮或褪黑素。
失眠和睡眠片段化:首先要排除可能影响夜间睡眠的抗帕金森病药物,如司来吉兰和金刚烷胺等药物的影响。
顽固性日间嗜睡:可以使用精神兴奋剂莫达菲尼。
感觉障碍的治疗:
嗅觉减退:尚缺乏有效措施能够改善。
疼痛或麻木:可通过改善帕金森病症状改善,如不能改善,可给予对症止痛药物。
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:
便秘:可摄入足够的液体、水果、蔬菜、纤维素或其他温和的导泻药。
尿频、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:可采用外周抗胆碱能药。
位置性低血压:可增加盐和水的摄入量;睡眠时抬高头位,不要平卧;可穿弹力裤;不要快速地从卧位或坐位起立;首选α-肾上腺素能激动剂。
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治疗:
抑郁、焦虑和淡漠:治疗策略包括心理咨询、药物干预和重复经颅磁刺激。
幻觉和妄想:
首先要排除可能诱发精神症状的抗帕金森病药物,若排除了药物诱发因素后,可能是疾病本身导致,则可给予对症治疗。
认知障碍和痴呆:
25%~30%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痴呆或认知障碍。临床上首先需排除可能影响认知的抗帕金森病药物,如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。若排除了药物诱发因素后可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。
手术治疗
帕金森病早期对药物治疗效果显著,但随着疾病的进展,药物疗效明显减退,或并发严重的症状波动或异动症,这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。
手术方法主要有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,脑深部电刺激术因其相对无创、安全和可调控性而成为目前的主要手术选择,脑深部电刺激术可视为“脑部起搏器”。
康复与运动疗法
可以根据不同的行动障碍进行相应的康复或运动训练,如健走、太极拳、瑜伽、舞蹈、有氧运动、抗阻训练等。
心理干预
认知训练就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非药物治疗方案。
照料护理
对帕金森病患者除了专业性药物治疗以外,科学的护理对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十分重要。
人工智能及移动技术
人工智能及移动技术已经应用于帕金森病管理的诸多方面。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